为什么广东这边有个说法:阴历7月14日是鬼节呢?有什么由来吗?鬼节要注意...
农历七月十四是盂兰盆节,亦被称为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或施孤。这一节日的名字由来与元宵节相关联。在古代,正月的第一个满月被定为上元节,以此命名元宵节。而到了农历七月,正值一年之中,七月的第一个满月则被称为中元,因此中元节由此得名。中元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民间信仰中与祖先和鬼魂相关的日子。
大约在宋代,由于北方战乱,一群汉人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以集中祖先的亡灵,并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这使得7月14日成为鬼节的由来。相传南方原本并无中元节,这是古代汉人南迁时传入的。为了纪念这一事件,那些逃往南方的汉人将中元节改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庆祝。
南方7月14日并不直接被称为鬼节,但部分地区由于习俗差异,可能在中元节前一天,即7月14日进行类似的庆祝或祭祀活动。具体原因如下:中元节的定义:中国古代认为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鬼门大开,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称为鬼节,也称为中元节。在佛教中,这一天被称为“盂兰节”。
中元节 农历7月14日是鬼节吗 在我国古代的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鬼门大开,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称为鬼节。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并被囚禁在地狱中的悲惨鬼.魂出地狱,短期流浪,享受人间鲜血和美食。
月14日在某些地区被视作中元节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广东等地,人们会提前在这一天庆祝中元节。然而,更普遍的做法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庆祝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仪式来祭拜逝去的亲人和祖先,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尊敬。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故鬼节又称盂兰节 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